養娃、教育、成長,因其普世性成為家庭劇不會缺席的課題。而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現實家庭中針對教育話題,呈現出的新問題和新困惑也越來越多。春節期間,熱播劇《歡樂家長群》便將鏡頭聚焦家校溝通新興產物——『家長群』,劇集全景勾勒當代家庭眾生相,直擊現實教育痛點,為很多年輕父母提供了育兒新思路。
劇中,三組家庭、五個孩子,成長環境不同、教育方式不同,卻探討著同一個『親子關系』難題。主打『快樂式教育』的父親劉向上,與主張『績效型教育』的母親戴靜都想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卻因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時常產生分歧,同時擺在他們眼前的,還有隔代育兒等各種現實問題;唐曉薇是單身母親獨自帶娃的代表,離異後,她一面要思考如何彌補孩子更多的情感,一面還要努力經營自己的事業,工作與家庭教育已然很難兼顧,卻因不俗的外形竟還要遭受其他家長莫名的非議;楊明彪和景婷婷則更像是大多數新手父母,兩人大相徑庭的性格特點和教育方式,常常吵得面紅耳赤,但在相互磨合和理解中,家長與孩子似乎也在共同學習和成長。
看似並不相關的幾個家庭,卻因一個『微信家長群』得以串聯,《歡樂家長群》諸多真實接地氣的名場面,讓很多年輕父母直呼有共鳴。劇中,幾位父母不僅要認真工作,時刻關注工作群,還要緊盯孩子的家長群,生怕錯過了老師發的哪條重要消息;為了給班主任留下好印象,家長們更是爭相表現,得知老師需要家長幫忙,有人會立刻積極回應,表示還可以再安排幾個工人,有人卻在『潛水』和『發言』間左右為難,生怕打錯一個字、說錯一句話,孩子們那一句『怎麼比我們還怕老師』戳中了多少追劇家長們的痛點。
讓家長們頭疼的除了家長群,還有孩子的家庭作業。學校布置家庭作業的初衷是為了加強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溝通,培養自主和創造能力,但到了家長這卻成了一件麻煩事。一些對小學生來說相對復雜的手工,家長們不得不出手幫忙,原本布置給孩子的作業就變成了家長的任務。
諸如此類的情節,看似戲劇衝突強烈,甚至有些荒唐,卻實實在在都發生在我們身邊。《歡樂家長群》以微信家長群為切入點,精准洞察現代家庭教育中呈現的各種現實問題,其塑造的家庭關系眾生相,實則也是現實生活中每一個年輕家庭和年輕家長的縮影。鮮活的角色群像、接地氣的人物關系、沈浸式的帶娃故事、有煩惱亦有歡樂的家庭氛圍,激發著觀眾愈發強烈的代入感與共鳴。
值得一提的是,《歡樂家長群》不僅僅局限於呈現這些家庭教育問題,更提出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完美方案,通過輕松而溫情的氛圍,將生活學習平衡方式、興趣班選擇方式、家校溝通方式、隔代教育方式逐個拆解,給予了熒屏前的家庭更具指導意義的思考和啟發。(記者楊光實習生陳岩)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