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電 『這幅作品剪得不錯,注意中間這裡要再細致一些。』在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山花剪紙培訓班上,培訓老師張蒙蒙正在為學員們傳授剪紙技藝。
張蒙蒙是寧津非遺項目『寧津剪紙』第五代傳承人。在政府幫助下,他和父親一起建立了寧津山花剪紙非遺產業園和民俗文化教育基地,通過開設培訓班,免費培訓留守婦女和老人等低收入者以及殘障者等學習剪紙,並通過回購剪紙作品助其增收。
近年來,寧津縣從保護傳承民間手工藝、促進農民增收出發,挖掘鄉村文化人纔,培育鄉村非遺傳承人,讓鄉村文化能人帶動相關文化產業逐漸發展壯大,讓農民在家門口實現創業和就業。同時,寧津縣依托非遺工藝大力發展手造產業,全面整合資源,推動傳統技藝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目前,我們在全國有2800多處門店、38家銷售專區。醬油食醋年產1200噸左右,吸納周邊村鎮就業人員200餘人。』省級非遺、寧津王家園子醋傳統釀造技藝傳承人王彥超說。
據了解,寧津縣共有63個非遺項目,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4個,市級15個,縣級43個。截至目前,寧津縣依托蟋蟀罐、山花剪紙、寧津烙畫等豐富多彩的『指尖技藝』,已培育發展出10多家『非遺工坊』規模企業,帶動當地近萬名農民就業增收。
『我們將不斷提昇「山東手造寧津好品」的品牌傳播力和影響力,推動非遺文化與鄉村振興有效融合,促進農民就業、創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寧津縣文化和旅游局非遺傳承保護中心主任李薛甲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