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11月22日電(記者 安源) 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於22日舉行開館試運行啟動暨媒體開放日活動。
據了解,作為成都重大文旅項目和成都理工大學建設一流大學的重要基礎設施,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理工大學合作共建,旨在夯實世界文化名城建設、加快構建高質量公共服務體系,突出成都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極核地位。
成都自然博物館於2018年9月由成都理工大學、成都市文廣旅局、成都市住建局牽頭,成都城投集團承建,在成都市成華區等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動工建設,並於今年完成建設。場館佔地面積約6.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約1.7萬平方米。自然館以『認識地球家園,探索自然奧秘』為主題,重點展示地質作用與地質環境、自然災害與防災減災、礦產資源與保護利用、生命起源及進化、生物多樣性等內容,共有6個常設展廳,分別為地質環境廳、礦產資源廳、龍行川渝廳、恐龍揭秘廳、生命探源廳、繽紛生命廳,以及2個臨設展廳。
成都自然博物館現有藏品近7萬件,陳列展品約1萬件,包括合川馬門溪龍化石、大竹重慶魚化石、隆昌鐵隕石等具有極高科學價值與欣賞價值的珍貴展品。未來還將有兩個臨設展廳,圍繞自然科學及生態文明建設等,舉辦具有巴蜀特色的臨設展覽。
作為城市重要公共文化旅游設施,為體現學科特色,建築體形態的構思起點,源自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東緣龍門山脈相交所形成的獨特地貌。建築體呈現了山體發生破裂移動的形態。巨大的『石山』拔地而起,山體的間隙形成開放公共空間,配以通透的玻璃幕牆,形成強烈的虛實對比,設計將山間棧道的行走體驗帶入博物館的內部空間,用天橋和懸挑的玻璃長廊象征穿越蜀道的意境。景觀設計將都江堰理水引灌的古代智慧引入博物館的室外園區,用人工濕地體現成都千年的蜀水文化。『蜀山、蜀道、蜀水』——建築以藝術抽象的方式,再現大自然的偉大與神奇。
據悉,開館試運行期間,成都自然博物館將嚴格貫徹各級各部門疫情防控政策,及時落實屬地動態調整要求,做到安全接待、有序參觀,積極應對各種應急突發事件,並廣泛收集市民及廣大游客的意見及建議,提昇展陳品質、完善服務功能,為成都文旅復蘇夯實基礎。(完)
- 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揭曉!朱一龍、奚美娟分獲最佳男、女主角獎2022/11/14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