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消息:在8月1日晚進行的男子百米飛人決賽中,半決賽跑出9秒83刷新亞洲百米紀錄的蘇炳添最終以9秒98的成績獲得第六名,這個成績也創造了中國選手在奧運百米中的最好成績。

讓我們再次祝賀蘇炳添,他已經創造了歷史,成為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在亞洲運動員少有成就的短跑賽場上,每一次速度的提昇,哪怕只是短短的0.01秒,背後都要付出無限的努力。這一路行來,何其不易。這一刻,我們由衷地為蘇炳添感到驕傲。
2015年,國際田聯鑽石聯賽尤金站,最外側第1道的蘇炳添跑出了9秒99的成績。

成名之後進入瓶頸2017年曾短暫退役
隨後的北京世錦賽,蘇炳添在百米決賽中,又一次跑出了9秒99。從此,蘇炳添的名字開始家喻戶曉。但是隨後的兩年,蘇炳添卻神奇不再。
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蘇炳添:我覺得上天一直在考驗我,但是沒關系,我有這個耐心。當時2017年退役的時候,我就覺得,到了二十七八歲的年紀,應該是沒辦法讓自己成績再獲得一些突破了,但是我想,我真的還可以跑。既然選擇了留下來,那肯定想要在這個項目當中選擇繼續突破。
重回訓練場加倍努力外加科學訓練
原本計劃在2017年退役的蘇炳添最終選擇重新回到訓練場,他心中的那團短跑之火還未熄滅。每一個0.01秒的提昇背後,都有他無數的努力以及團隊的支持,國家隊引入了國外先進的生物學專家專門給隊員們做分析指導。

美國運動生物力學專家拉爾夫·弗農·曼:來比較一下模型膝蓋在空中停留時間,我們再來看一下模型,一二三到四,這就是問題所在。
通過科學模型找到自身問題
就這樣,蘇炳添找到了自身的問題。因為在空中『停留』的時間,比理想中的模型少了一拍,進而導致蘇炳添在每一步落地時,腳掌離地的高度更高,角度也更大,從而損失了一部分向前的助力,因此損失了不少速度,這成為了蘇炳添難以再進步0.01秒的關鍵。
狀態漸佳蘇炳添不斷跑進10秒大關
2018年到來後,蘇炳添果然跑得更快了。當年6月,蘇炳添在國際田聯世界挑戰賽馬德裡站百米決賽中拿到了冠軍,他跑出了9秒91。一周之後,在國際田聯鑽石聯賽巴黎站,蘇炳添再度跑出9秒91。
蘇炳添一步步跑進了9秒90大關,也一步步地靠近奧運夢想。然而此後,新冠疫情突然暴發,長達13個月沒有比賽,加上今年6月受傷,即將迎來32歲生日的蘇炳添經歷了大賽之前的心理起伏。

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蘇炳添:感覺沒有目標了,起伏太大,但是還好,自己能夠都堅持下來。其實,中國人也可能在32歲或者33歲的時候跑得很快。
9秒83晉級決賽中國人也可以跑得很快
中國人也可以跑得很快!帶著這樣的信心,蘇炳添在本屆東京奧運會上全力奔跑。在8月1日下午的半決賽中,蘇炳添以9秒83的個人最好成績位列小組第一晉級決賽,刷新了亞洲紀錄。我們有理由相信,蘇炳添將在未來的道路上,不斷超越自我,繼續奔跑。
- 湖南衛視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協:將禁止武漢隊注冊新球員 怎麼回事?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