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8月1日電題:金牌實至名歸前路重在調整——奧運冠軍殷劍、徐莉佳談中國帆船帆板
新華社記者周萬鵬、公兵、趙焱
7月31日,中國選手盧雲秀在東京奧運會女子RS:X級帆板比賽中摘得金牌,這是中國帆船帆板隊歷史上第三枚奧運金牌。畢焜在男子RS:X級帆板比賽中獲得銅牌,創造了中國隊在奧運會男子帆船帆板項目中的最佳戰績。
作為中國帆船帆板前兩枚奧運金牌得主,北京奧運會冠軍殷劍和倫敦奧運會冠軍徐莉佳1日接受了新華社記者電話采訪,她們在為師弟、師妹點贊的同時,也對中國帆船帆板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東京奧運會上轉型為媒體人的徐莉佳現場目睹了盧雲秀的表現。她說,整個獎牌輪比賽過程充滿挑戰,盧雲秀的優勢是中大風,而當天的風力偏小,並不利於她的發揮。『盧雲秀此前沒有奧運經驗,我一直擔心她的抗壓能力,不過她沒有放棄,一直拼到最後一刻,可以說這枚金牌實至名歸。』

7月31日,中國選手盧雲秀在奪冠後慶祝。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
徐莉佳比盧雲秀大9歲,兩人亦師亦友。備戰期間,兩人每個月都會煲一次電話粥。徐莉佳透露,盧雲秀近兩年最大的問題是心理壓力過重,曾一度產生放棄的念頭。『她經常會向我請教,因為我是帆船出身,對帆板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們之間分享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心理抗壓這方面,幫助她釋放壓力。』
在徐莉佳眼中,盧雲秀是一個性格內向、善於學習的妹妹。平時訓練之餘,她都會抓緊時間學習英語、看書、練書法。『她的英語是隊裡最好的,跟外教交流也不需要翻譯。』
相比盧雲秀,畢焜的銅牌讓徐莉佳感到有些意外。『賽前並沒有想到這個結果,但畢焜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再加上幸運女神的眷顧(兩位主要對手搶航),這枚寶貴的銅牌對中國帆船帆板運動是巨大的鼓舞。』
遠在四川家中目睹兩位後輩的精彩表現,退役多年的殷劍倍感振奮。殷劍說,能登上奧運會領獎臺,實力、韌性、心態三者缺一不可,兩名小將的出色表現充分展現了中國帆船帆板運動的風采。

7月31日,中國選手畢焜在賽後慶祝。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
2024年巴黎奧運會,帆船競賽項目將迎來『巨變』。其中,我國傳統優勢項目男、女RS:X級帆板將被調整為男、女水翼帆板。對此,殷劍認為,新的變化對中國隊來說挑戰與機遇並存,項目變更考驗中國選手的適應能力,如何在有限的備戰周期中強化技術、提昇水平是關鍵。
徐莉佳則表示,在東京奧運會前,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已在全運會設項、迅速在全國進行項目布局、加速人纔培養等方面展開部署。『我相信有傳統優勢項目的基礎在,中國隊員會盡快做出調整,去適應新的比賽。』

7月31日,冠軍荷蘭選手基蘭(左二)、亞軍法國人戈亞爾(左一)和季軍中國選手畢焜在比賽中(左三)在頒獎儀式上。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
對於中國帆船帆板運動的未來發展,兩位奧運冠軍給出了專業的建議。
徐莉佳認為,應當大力推進帆船進校園,只有跟學校密切合作,纔能讓運動人口快速增長。
由於徐莉佳經常在英國生活,她覺得自己可以充當一座橋梁,將英國先進的帆船理念、教材帶到中國。『比如英國皇家游艇協會的培訓課程有上百種,我在英國留學時就把這些課程介紹給國內的俱樂部。』

2012年8月6日,在倫敦奧運會帆船女子單人艇激光雷迪爾級獎牌輪比賽中,中國選手徐莉佳以35分的成績奪冠。這是徐莉佳在賽後慶祝。(資料圖)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許多賽事停辦。徐莉佳認為,在後疫情時代,中國應當多辦國際性比賽,國內選手也應當多出國參賽,這種雙向交流對於帆船技能的提高、帆船文化的積累大有裨益。
殷劍則建議給予這項運動更多政策支持,包括場地、器材使用等方面。
- 湖南衛視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協:將禁止武漢隊注冊新球員 怎麼回事?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