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飾演宇航員的吳京。
在郭帆導演看來,科幻電影是工業電影金字塔尖的產物,而中國科幻電影和中國電影工業化均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沒有相匹配的工業化流程作為創作保障,尤其缺乏管理意識和管理手段。在《流浪地球》的制作過程中,他切身感受到對於科幻電影類型來說,創作是要集中在前後籌備階段和後期制作階段的,而在拍攝階段,管理(類似於企業管理)纔是核心。過去在電影拍攝階段中常常會出現的即興創作、本能創作或者激情創作,在科幻電影拍攝過程中是基本不適用的。《流浪地球》籌備期間做的大量工作,為拍攝階段提供了有強有力的保障,比如引入了VR堪鏡技術協助美術的置景工作。拍攝前,團隊制作了8000餘格的分鏡、30多分鍾的PreViz(動態預覽)、詳盡的制作流程和拍攝方案以及以鏡頭為單位的統籌和通告單等,所有的這些工業化流程的探索和准備,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成本的浪費並提高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郭帆強調:中國的科幻電影,文化內核和美學呈現必須是中國的,這樣觀眾纔會認同並產生共鳴。他帶領團隊數次修改《流浪地球》的梗概、分場和劇本,力求故事內核、故事中的人物情感、思維方式、行為模式,乃至是世界觀,都展現出中國的人文氣質。《流浪地球》一直在在追求用中國人的方式,去打造中國自己的科幻電影。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