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親是老文藝兵,本不想讓他當演員
張志堅的父親是老革命,也是老文藝工作者,早年是新四軍抗大蘇北第八分校的學員,後來在新四軍軍部文工團工作。張志堅走上演員這條路,多少是受了家庭的影響。不過,父親最初並不希望他做演員,更希望兒子能在機關找個工作,或者當老師。
1979年正趕上江蘇省話劇團招收學員,『第一期的時候父親沒跟我說,到第二期報考的最後一天了,話劇團的老書記又找來了,問我父親要不要兒子報考。那會兒考試跟現在也差不多,也要排小品,我記得當時在班裡我屬於歲數大的。』
那個時候,張志堅演得最多的是《陳毅出山》《一雙繡花鞋》這類劇目,有時要在一部戲裡客串很多角色。
2隨愛人來到北京,曾有五六年沒演戲
上世紀80年代,張志堅成了當地最早參演電視劇的演員之一,90年代初還出演了當時很火的8集電視連續劇《深圳人》。『那會兒我在南方也算小有名氣了,到了快四十歲的時候,愛人的部隊轉業到北京,我也想來北京闖蕩一下。我算不上是「北漂」,那一般是指年輕人,我當時年齡大了,也有一定經濟基礎了。』
在熟悉張志堅的人眼中,他屬於大器晚成,他也自認『演好戲是需要機遇的』,『北京這個林子大了,天地也就大了。最初找我演戲的,大多是原來的那些老朋友,慢慢也認識了些新朋友。』張志堅對劇本要求高,也正因此,有五六年他一部戲也沒拍,『我就騎著自行車,每天到菜市場買買菜,也沒覺得不好。』
3 《人間正道是滄桑》後,一年推掉14個劇本
2006年前後,張志堅接連出演了《颶風》《大明王朝1566》《人間正道是滄桑》《毒刺》等熱播劇,特別是《大明王朝1566》中精於算計的小閣老嚴世蕃和《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智謀多變的國民黨元老董建昌,是那種一下就能讓觀眾記住的角色。
《人間正道是滄桑》火了好一陣,『剛播完,我就收到各種各樣的邀請,有很多是跟董建昌差不多的角色,我一下推掉了14個劇本,整一年都沒接戲。到了年底,總得拍點戲掙點錢吧?於是我就接了張黎導演的另一部電視劇《孔子春秋》,在裡面飾演一位魯國貴族,他把孔子逼出了魯國,十分過癮。』